-->

福利好!中國孕婦赴港生產暴增


民視 (2011-08-15 13:55)



台灣生育率創新低,對岸的香港,這幾年卻爆發嬰兒潮,導致醫院產房一位難求,但其實有不少產婦都不是本地人,而是為了貪圖香港的社會福利而跑來卡位的中國婦女,為了遏止這種現象,香港政府針對中國孕婦,祭出了限量管制措施,卻也引發了爭議。這名剛出生的小寶寶,在保溫箱裡睡得好香甜,卻不知道外界為了他,快吵翻天了,因為近幾年,有越來越多中國孕婦湧入香港生產,害香港公立醫院產房大爆滿,醫生根本忙不過來。

中國孕婦大老遠跑來香港生產,為的就是讓孩子一出生,就自動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和優越的社會福利,但隨著赴港生產的中國孕婦,逐年暴增,本地孕婦的資源,也受到嚴重排擠。

據統計,2010年,在香港生產的中國孕婦高達4萬2000人,只比本地孕婦少了3000人,由於在香港生產,必須先跟醫院預約並取得確認證明,為了保障本地孕婦的權益,香港當局對中國孕婦祭出了限量管制措施,2012年將只允許3萬4000名中國孕婦,到香港生小孩,再多就謝絕接受,即使丈夫是香港本地人也不例外。

此令一出,立刻引發當地的中國媳婦反彈,不過香港當局也毫不妥協,未來想在香港卡位生產,中國孕婦恐怕得各憑本事了。(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中國婦赴港生子潮 港府減額降溫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隨著愈來愈多企圖規避一胎化政策的中國孕婦湧入香港生子,並嚴重消耗當地健保資源,香港特區政府決定自二○一二年起,限制中國孕婦赴港生子,公私立醫院合計最多只接受三萬四千四百名中國孕婦。

九年增百倍 吃掉當地健保

香港政府二十四日公佈,明年公私立醫院接受中國孕婦的人數,其中私立醫院為三萬一千人,減幅為七%;公立醫院三千四百人,減幅達六十八%,公立醫院減幅將近是私立醫院的十倍。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蘇潔瑩說,該會深信限收中國孕婦之舉可行,並支持港府此一措施。

規避一胎化並擁香港居留權

香港去年約有八萬八千名新生兒誕生,其中高達四成五的新生兒母親來自中國。在中國,違反一胎化政策偷生得支付巨額罰金,相當於數倍年薪(各地金額不同);對許多想多生一胎的夫妻而言,轉往不實施一胎化的香港生小孩,顯然是既省錢又合法之道。此外,香港採屬地主義,在香港出生的新生兒,自動擁有香港居留權;這些「港生之子」幾乎一落地就被父母帶回中國,但日後仍可自由進出香港。

特區政府署理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十五日表示,近年來在香港出生、父母為沒有香港居留權的中國居民兒童人數逐年上升,九年增加超過一百倍,至今已有十五萬四千多人。

赴港生子 12天要價33萬

華爾街日報二十五日報導,三十九歲的上海孕婦梅婷(譯音),日前花了一萬一千六百美元(約台幣三十三.五萬),透過代辦公司,到香港私立醫院生第二胎,十二天套裝行程,包括兩度從深圳赴港(分別產檢與接生)、剖腹產子、住院三天,及出院後在附近公寓休養。梅婷認為錢花得值得,因為違反一胎化罰金更重。

但隨著愈來愈多中國孕婦赴港生子,香港本地孕婦生產時,反而求助無門,醫護人員也抱怨工作量暴增。一名陳姓孕婦就說,她去年十月十日破水要求入院,明明已付保證金卻遭拒收,理由是中國孕婦太多,又碰上吉祥連號「十十十」生子潮。

此外,新限制雖能遏止中國孕婦事前預約生產的人數,但卻管不到衝到急診室「闖關」者。香港某公立醫院產科醫生就說,去年八月幾乎每天都有中國孕婦現身急診室,宣稱痛得受不了要剖腹。諷刺的是,由於香港出生率極低,因此中國孕婦所生的香港之子,或許會成為維繫香港未來經濟成長的關鍵。港府數據顯示,二○一○年香港出生率僅○.九%。

綠:沒政績 藍立委不敢放馬英九合照

民進黨發言人莊瑞雄、林俊憲、陳其邁、梁文傑(由左至右)拿出國民黨立委周守訓、蘇俊賓、侯彩鳳等人競選看板指出,這些國民黨候選人都不敢放上與馬英九的合照。圖片:林朝億/攝影

新頭殼 newtalk 2011.08.15 林朝億/台北報導

對於總統馬英九說自己在媒體是弱勢,民進黨發言人莊瑞雄今(15)日表示,在馬英九執政下,「自由之家」的新聞自由評比年年退步,多次批評馬政府不當干預新聞自由;馬英九政績不好,連一些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的競選看板,也不敢放上跟馬英九合照的相片。他請馬英九不要污辱「弱勢」兩字。

民進黨今天記者會拿出一些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競選看板,包括台北市士林、大同區的周守訓,中山、松山區的羅淑蕾,台南市第四選區的蘇俊賓,高雄市第六選區的侯彩鳳等人的競選看板,都沒有放上跟馬英九的合照。

發言人林俊憲指出,「馬英九的選情好不好,看看蘇俊賓就知道」。該選區民進黨的候選人許添財則是跟黨主席蔡英文並肩作戰,但是蘇俊賓卻不敢放上跟馬英九合照。他說,台南市國道的新市、白河收費站不收費政見都跳票;從南到北,馬英九很多政見都跳票,難怪很多立委候選人不敢跟馬英九合照。

此外,發言人梁文傑也指出,好幾位橘營出身的國民黨候選人也不知道到底要掛宋楚瑜還是馬英九的照片。例如,台北市中山、松山區的羅淑蕾,中正、萬華區的林郁方,高雄市第七選區的邱毅等人,也都沒有放上馬英九的合照。

針對馬英九在媒體是弱勢說,莊瑞雄批評,馬總統握有這麼大的執政權力,也常常對媒體指指點點,「自己沒有政績,政績也講不清楚,不怪自己,卻怪媒體」,請馬英九不要污辱弱勢兩個字。


突擊取締地下電台 綠:選舉考量


2011-08-12 19:04:48



由於許多非法的地下電台,會販賣未經衛生署許可的藥品,更宣稱療效,經常傳出有民眾受害,因此國民黨立委呼籲政府要積極查緝地下電台。只是再過半年,就是2012選舉,民進黨立委質疑國民黨是為了馬總統的選情,才打壓地下電台!

遍尋術士相命蔡令怡算到吳揆皇帝命 - 台灣壹週刊


http://tw.next.nextmedia.com/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ArtID=33574926&IssueID=532
遍尋術士相命蔡令怡算到吳揆皇帝命. 國民黨「馬吳配」功能互補,「夫人牌」周美青和蔡令怡也各有所長,基層婦女組織、宗教系統全由蔡令怡一手包辦,單槍匹馬行動。 ...吳揆有皇帝命? 傳妻蔡令怡遍尋相命
修改:2011/8/3 15:15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jimmyliu220110803131325













行政院長吳敦義剛成為為馬總統競選連任副手,這時又被週刊爆出,吳敦義夫人蔡令怡遍尋術士相命,算到吳揆有皇帝命,傳出這名高人是台中豐原一個神壇的林師父,馬吳配成局後,吳敦義每天忙選舉行程,還會去專程請益。不過行政院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回應。

行政院長吳敦義終於更上一層樓,成為馬總統副手,週刊爆料,吳敦義妻子蔡令怡還到台中豐原找一位鑽研命理的林師父,就是他,這回再算出吳敦義有皇帝命。台中豐原神壇負責人林政夫:「怎麼可能他(吳敦義)太太來找我呢,不可能,他怎麼會有皇帝命,他是老百姓。」


被直指的吳敦義相命師全盤否認,不過吳敦義夫婦遍尋術士算命,什麼廟都拜,類似消息已經不是第一次。行政院長吳敦義(20009.9.18):「我們去算命有什麼罪啊,沒有啊。」


2009年吳敦義剛接掌行政院,就傳出30多年前,吳敦義就被關西摸骨算出閣揆命,當時也被爆料,吳院長上任前有一趟香港行就是去鐵板算命。行政院長吳敦義(20009.9.18):「我說起來比較鐵齒,比較少(算命),我的小孩現在20歲,對未來到底學哪的科系,他有一些徬徨,請他排個流年就這樣子。」

吳揆算到皇帝命? 行政院新聞稿澄清
By 政治中心
台灣英文新聞
2011-08-09 08:51 PM
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1675371



針對周刊「遍尋術士相命,算到吳揆皇帝命」報導,行政院星期二以新聞稿方式澄清,表示,該篇報導之標題完全虛構,院長夫人蔡令怡從未找命理師為吳敦義算命,有的話只是為兒子考試、選科系、問事業,偶去廟宇求神問事,但稱不上是算命。週刊直言「遍尋術士算命」已嚴重影響院長吳敦義及夫人的名譽。


日前媒體報導行政院院院長夫人蔡令怡前往台中豐原算命,算出吳敦義有皇帝命。行政院指出,當事人林政夫已出面否認,並表示他只是興趣替人算命,根本未開設神壇。


對於所謂「貴婦團」,聲明表示,蔡令怡投入弱勢的慰問、敬軍活動與高雄市的婦女團體合辦成長講座,八年半共舉辦兩、三百場,都是關心基層婦女的工作,與該報導所提的那些所謂「貴婦」們,以及「這群太太喜歡穿好、吃好、四處遊玩」更是完全與蔡令怡無關。2011/08/09

吳揆哭 吳哥窟


為吳揆國道四線全封 網友譏:官威大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2011.08.12 12:16 pm



媒體報導,行政院長吳敦義8月6日參加宜蘭童玩節,返回台北行經南港交流道附近時,國道警察在距離車隊1公里處進行交管,將國道「四線全封」,導致200多輛車子動彈不得。有民眾不滿將大塞車影片PO網,網友猛酸:「好大的官威!」國道警察回應是依法行政、絕無特權;政院則表示,吳揆並不知情。

畫面中可以看到,在國道汐止往南港方向,國道警察在吳揆車隊經過的路段前1公里就開始淨空,接著看到2輛國道警車從車陣中鑽出,就佔了四線道。由於當天適逢周末,車流量大,這一封路,造成交通癱瘓,上百輛車大塞車,回堵長達5分鐘,民眾怨聲載道。

為了幫吳揆開道,把高速公路「四線全封」,造成民眾不便,網友嘲諷「好大的官威」、「封四道是皇帝規格」、「只要選上後幹掉馬就是總統了,當然要有排場」;就連之前吳敦義的「海豚轉彎事件」也被網友拿出來酸,譏諷「民眾自己不會轉彎嗎」。

過去總統、閣揆車隊,為快速行駛過高速公路,不塞車陣,交管通常只封路第二、第三線道,這次封了整整4個線道引發民怨,被質疑耍特權,國道警察出面說明,強調,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賓等經過該路段,國道警察都採取相同的管制,是依法行政、絕無特權。行政院則表示,吳敦義對當天情況毫不知情。

※延伸閱讀》
‧影音/吳揆童玩節返北 國道「四線全封」惹怨(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TVBS
http://youtu.be/gcT2mm8pdMY

【2011/08/12 聯合新聞網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522351.shtml

老馬失言 老吳拼演技

yam蕃薯藤新聞╱祝心瑩 特稿 2011-08-09 17:08
http://n.yam.com/yam/politics/201108/20110809955661.html

總統馬英九前一天才在屏東瑪家鄉禮納里永久屋失言,講出永久屋好像觀光勝地「普羅旺斯」的風涼話,引發網友及綠營撻伐。隔天(8日),行政院新聞局召開「重建之路 感謝有你」國際記者會,行政院長吳敦義回憶起八八風災兩年來的重建之路,上演五度流淚哽咽戲碼,講到激動之處更是哭到不能自己,不僅現場官員和記者面面相覷、瞠目結舌,民眾更認為吳揆「演很大」。

媒體詢問吳揆為何泣不成聲?他回應,是因為想到救災過程中,有五位空勤隊和警員因公殉職,以及重建過程中在第一線投入工作的人,都浮上腦海,有很深的感受,非常感激!而且政府在過程中,有受到一些阻撓,像是受到居民的誤解等。

對於吳敦義突如其來上演涕泗縱橫戲碼,綠營質疑吳揆哭點很奇怪!民進黨發言人康裕成:「昨天不是才和馬英九歡歡喜喜到災區秀永久屋政績,怎麼隔一天就哭出來?請問是為自己辯護嗎?」網友更是不買吳敦義的帳,大都認為吳揆演很大,是要選總統還是要選影帝?有網友嘲諷他:「都沒NG,影帝穩拿的了,新『臺灣區』之光」,也有網友認為:「演技表情做作,略嫌浮誇」。由此可知,民眾並沒有感受到政府是真正關心災區,上演哭戲只因為今天是兩週年?還是只因為總統選舉即將到來?過了紀念日、過了選舉,還有人會這樣「由衷」關心受災戶嗎?

其實不能怪民眾有看戲的感覺,吳揆給人的感覺一向理性果斷、伶牙俐齒,難得看到他如此感性的一面,但是民眾和災民還是希望他「化悲傷為力量」吧!與其在鏡頭前痛哭流涕,不如為災區的重建多盡一份力!當馬英九和吳敦義兩人得意洋洋宣揚自己永久屋的「德政」時,不如仔細傾聽災民真正的心聲,他們要的是一個有如度假村的永久屋嗎?他們想永久被應付嗎?他們想一直成為重建的宣傳品嗎?別忘了執政者的使命,給災民一個可以安心居住的環境。如果等到被選民認為「當演員可能比當副總統更好」時,這時才是吳敦義該痛哭流涕的時候吧!
8/9全民最大黨 鱷魚的眼​淚

吳揆官威大 宜蘭返北封國道4線
2011年08月12日10:04 蘋果即時
http://tw.nextmedia.com/rnews/article/SecID/101/art_id/60995/IssueID/20110812
媒體報導,行政院長吳敦義6日下午到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參觀國際童玩節,下午返回台北的途中,國道警察給予高規格對待,雖然沒有前導車逼民讓路,卻在車隊附近1公里處進行交管,4個線道全都封閉,導致200輛車動彈不得,回堵長達5分鐘。行政院事後表示,吳敦義對當天狀況不知情,一切尊重國道警察的判斷。但有網友酸:「好大的官威」,封閉4道是「皇帝規格」。
民眾痛批吳敦義車隊塞路 蔡煌瑯:宰相出巡、賤民迴避!
王鼎鈞

2011年8月12日 11:53


蔡煌瑯(中)形容是吳敦義車隊是「宰相出巡、賤民迴避!」(圖/記者王鼎鈞攝)

記者王鼎鈞/綜合報導

行政院長吳敦義上週六前往參加童玩節返回台北時,交通管制導致車流癱瘓,引發綠營不滿。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蔡煌瑯今(12)日痛批,「吳敦義比總統馬英九的架子還大」,府院車隊儼然成為「全民公敵」。

8月6日往返宜蘭童玩節的車流量極大,吳敦義前往參加童玩節,當天下午從宜蘭返回台北行經南港交流道附近時,國道警察在距離車隊近1公里路段進行交管,「4線全封」5分鐘,導致200多輛車子動彈不得,交通癱瘓,有行程遭耽誤的民眾氣憤PO網,罵聲連連。

蔡煌瑯形容這是「宰相出巡、賤民迴避!」他說,近年來馬英九和吳敦義的車隊出巡,封道霸路,完全不顧用路人權利,儼然成為國道路霸,設換觀感甚差。他還指出,「馬英九出巡封3車道,吳敦義架子更大,全線封道長達5分鐘」,已經變成「全民公敵」。

他認為,「此風不可長」,要求吳敦義出面向國人、用路人道歉。

對此,國道警察第九隊隊長邱忠源解釋,當時約是傍晚6點40分,南港交流道因係國道5號要接國道3號,動線較為複雜,加上往來大型車輛非常多,為了安全起見才實施管制措施;當天管制時間前後只有2分鐘,因車流量大,將車流疏導完畢花了較長時間,才讓民眾誤以為是5分鐘。

他強調,國5開通以來,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賓等經過該路段,國道警察都採取相同的管制。

監督公媒不力 監院糾正行政院和新聞局

監督公媒不力 政院.新聞局遭糾正

公視第四屆董事會,在去年12月3日任期就屆滿。
不過第五屆董事遲遲無法選出,造成原來的董事會留任至今,已經超過半年。
監察委員經過調查後,認為行政院沒能督促新聞局,對公廣媒體的運作與整合,負起應盡的責任,另外再加上中央社也出現嚴重的人事問題,所以監察院今天通過對行政院和新聞局的糾正案.

監委調查發現,新聞局沒有基於職權監督公視、華視及中央社的財務運作,對公共媒體的監督有重大違失.而面對監委的糾正,新聞局長楊永明則表示,新聞局對公共媒體一向尊重,並按照相關法令進行監督,新聞局將在了解監委指正的缺失後,切實檢討。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87935
(2011-08-11 20:00) 公視晚間新聞

公媒爭議連連 監院糾正行政院和新聞局
新頭殼newtalk 2011.08.11 涂鉅旻/台北報導
http://newtalk.tw/news_read_print.php?oid=16690
監察院於今(11)日針對公廣集團及中央社的財務、公視新任董事會遴選延宕、華視前高層領取高額年度績效獎金以及中央社前社長陳申青專權所引發的人事糾紛等問題,通過監委周陽山、馬秀如提案,對行政院與其所屬的新聞局提出糾正案。

監察院指出,新聞局對公視基金會及中央社依法負有監督之責,卻頻繁介入公視基金會節目製作、縱容華視前總經理陳正然未經董事會議定,連續兩年領取高達近百萬元年度績效獎金,並以遭公視基金會拒於門外、無管理權限為由推卸責任。此外,新聞局也無法解決中央社的內部管理積弊,反而主動介入紛爭引發反彈,嚴重失職。

此糾正案文中指出,公共媒體集團旗下擁有800名員工,每年花費國家20億元預算,卻因政黨輪替、政治介入等因素,對內溝通與對外公信力皆大打折扣,大損社會形象,糾正案內文並引述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新聞稿,呼籲台灣政府應維護公廣集團的獨立自主,不該讓其淪為政治鬥爭的受害者。

而公視基金會新任董事會的遴選問題延宕已久,監察院糾正案內文也指出,公共電視的人士紛爭太過複雜,至今尚未解決,而第4屆董事會任期早已屆滿,逾期達8個多月,且態度消極,仍無法合法產生新任董事會。

中央社、央廣亦遭到點名,監院糾正案文中指出,中央社係國家通訊社,但礙於經費與人力,只在21個城市派駐20名記者,央廣亦裁減擅長特殊專門語言的人才,國際新聞遭到忽視,為經營方向的錯誤。

糾正案內文指出,中央社前社長陳申青就任期間,不斷逼退資深員工,全社員工340人,3年內卻有高達600名的人事異動,個人專權的管理風格,嚴重影響全社人員的士氣。陳申青甚至試圖逼退董事長洪健昭,而前新聞局長江啟臣也曾根據陳申青的指控,譴責洪健昭行為不檢。

監察院指出,長期以來,公共媒體無論在法制建制、資源運用、機構性質、宣傳對象及角色定位都存在著嚴重限制,導致媒體功能不彰、內部人士傾軋,因此監察院呼籲行政院,應以「善治」的8大標的為準繩,盡力提升政府的國際形象、強化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提升發展媒體的環境與品質。

金融業者不滿 馬英九親上第一線送利多


陳裕璋「戒嚴作為」鎮壓金融春天
撰文 /
李沛芯
出處 /
今周刊764期

八月上旬,總統馬英九親上第一線發布金融利多:「已要求金管會取消登陸『三選二』限制!」這個原本該由金管會發布的政策竟然由總統跳出來公告,明眼人聽了只能搖搖頭,因為金融業者在這段期間以來對金管會累積的不滿,恐怕已經「驚動」馬英九。

金管銀監談不攏 不滿聲高漲

今年四月下旬,大陸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來台又是另一件讓金融業者頻頻搖頭的事件。原本劉明康預定送上大禮,但卻在銀監會與金管會率隊談判之後,一夕之間豬羊變色、全面翻盤,更讓國內金融業者的不滿升到最高點。

當時開完會之後,金管會還力圖粉飾太平,一再對於「破局」之說否認:「氣氛很好、沒有僵局!」但已在對岸政商界人脈布局多時的金融業,早已接收到第一手內幕,隔天外資大賣,更直接打了金管會一耳光。

熟知內情的金控高層透露,原本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準備跟著劉明康的訪台行後,下半年陸續再來台灣,但上回劉明康率銀監會來台灣,被金管會「擺了一道」之後,已經全面停擺。

金融圈重量級人士指出,其實銀監會四月底的來台之行,已經準備好送上四份大禮,分別是:一、開放台資銀行能設置全資全照的子行;二、開放台資銀行能打破先例,成立並獲利一年之內即可做人民幣業務;三、開放綠色通道;四、開放台資銀行參股陸銀。銀監會則希望金管會開放包括陸資參股台灣金融業,以及放寬陸銀來台設辦事處、設行等限制。

「我們私下問過對岸官員,他們也很錯愕,明明事先銀監會、金管會都已談好了,只等那天來台北開會完成最後的『形式』而已,結果金管會竟然在會中表示對原本談好的內容不置可否!」隔日,就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帝寶招待所設宴為劉明康作東的晚宴上,多家金控大老齊聚一堂,國民黨大老徐立德、張昌邦,以及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都在場,這個戲劇性轉變成為晚宴上的談話焦點。

即使過了三個月,至今仍讓金融業老闆們氣憤難消,「明明談好的為什麼突然變卦?是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自作主張、還是來自高層授權?或者是根本沒進入狀況?」此舉令許多金融業大老們氣到跳腳,據悉甚至有人透過管道一狀告上「更高層」,才有了近期馬英九親自發布兩岸金融利多的舉動。

不過,金管會的問題不僅止於此,市場上如今彌漫著「陳裕璋恐怕會使馬英九流失相當多的金融業選票」說法,除了兩岸金融開放政策步調太慢之外,陳裕璋對金融業者的「威權領導」風格,也讓業者不敢領教。

國際會計準則(IFRS)是另外一個讓業者餘悸猶存的例子。

金管會不顧國內金融環境不夠成熟,強推IFRS上路,又沒有配套,令業者焦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這天,陳裕璋為了IFRS上路,親自出面召集金融業董總級大老開閉門座談會,表面上是親上第一線傾聽業界心聲,但出席的業者都知道,又是一場幫主管機關「背書」的座談會。果不其然,會後,金管會的「定見」沒有多大改變,反而是出席的這些董總們都被交代「要支持主管機關推出的版本」,不過這些在金融業界心裡,早就見怪不怪,因為這就是陳裕璋主掌金管會之後的風格。

好在後來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宣布要延緩國際會計準則第九號公報(IFRS9)上路時程至二○一五年,給了金管會一個台階下,否則國內金融業,特別是壽險業恐怕要因為金管會的一意孤行,面臨空前的大災難。

陳裕璋,這位出身總統馬英九北市府團隊的重要成員,在任職第一金控董事長時期就非常會為第一金作形象包裝,例如都更業務,通常整合期間很長,不確定性較高,不過當時經常見到陳裕璋大張旗鼓地宣傳,鋒頭之健蓋過都更業務做最多的土地銀行。當時,業界都認為,陳裕璋是一位靈活的經營者...【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64期】

■《今周刊》764期更多精采文章

Download Business.Today.739.pdf from SendSpace

中國北車子公司被要求暫停某型號動車組出廠


2011年 8月 10日 16:44


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NR Co., 簡稱﹕中國北車)週三表示﹐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接到了要求其某種型號動車組暫停出廠的通知。

7月23日的動車追尾事故引發了對中國動車安全性的深切擔憂。事故涉及的動車是由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CSR Co., 1766.HK, 簡稱﹕中國南車)生產的。

中國北車在上海證交所發佈的公告中稱﹐旗下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簡稱﹕長客股份)收到了鐵道部發出的《關於對長客股份CRH380BL型動車組暫停出廠的通知》﹐因發現該型號動車組存在由於自動保護系統誤報而導致列車延誤的情況。CRH380BL型動車組用於京滬高鐵運營。

中國北車表示﹐長客股份本年度交付計劃中尚有17大列CRH380BL型動車組未予交付﹐所涉合同金額約為人民幣67億元﹔長客股份將盡快完成源頭質量整改工作﹐其年度經營目標不變。

作為國有企業的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實際上壟斷了中國的機車生產。

上個月發生的動車追尾事故造成至少40人死亡。事故發生後﹐中國南車於上週表示﹐將推遲召開就人民幣110億元定向增發計劃進行投票的股東大會。

Aaron Back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搶座位! 北京地鐵乘客混戰互毆



2011-08-04 08:57:33



北京地鐵車廂,發生數名乘客互相毆打的火爆場面,而全部的原因只為搶座位,過程被圍觀民眾用手機拍下來,PO了上網

香港可悲的數據可作台灣殷鑑

http://www.economist.com/node/16846724/print
Hong Kong's baby-boom
Mamas without borders
Why more mainland Chinese women are rushing to give birth in Hong Kong
Aug 19th 2010 | Hong Kong

A LITTLE noticed tourist boom has been taking place in Hong Kong, as mothers-to-be flock to the city. Last year tourists from the mainland accounted for a striking 36% of all the babies born in the territory, a sharp rise on previous years, and the trend is resolutely upwards.

Mainlanders are noticing some obvious benefits of giving birth in Hong Kong.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the one-child policy does not apply in the territory. Maternal treatment is also generally better, at least when weighed against stories of bad care and negligence in mainland hospitals,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fail to pay big bribes. And the welfare system in rabidly capitalist Hong Kong is more generous than on the Communist mainland. A child born in Hong Kong gets free education for 12 years and almost free medical care. Although local hospitals charge up-front (mainlanders pay at least HK$39,000, or $5,000, per birth), the longer-term gains make the cost worthwhile.

Such public benefits are also starting to draw others, including the elderly, the canniest of whom try to claim handouts in the city while living on the relatively cheaper mainland. Hong Kong’s authorities have tried to scotch this, for example by demanding that welfare applicants prove they have lived in Hong Kong for a year. But this requirement was struck down by a court in June, which ruled that it infringed (Hong Kong) citizens’ rights to travel freely.

Yet some may become reluctant to leave the city at all. The much-discussed fate of one Hong Kong resident has provided a cautionary tale: a woman who crossed the border to visit relatives in Shenzhen, on the mainland, gave birth prematurely, to twins. After shoddy treatment and bureaucratic misery she remains stranded, with her young children, unable to get back home to Hong Kong. It must be all the more galling, therefore, to see pregnant mainlanders rushing in.
最近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還報導了中國孕婦大量湧進香港產子的奇怪現象。去年一年,中國到香港的遊客所生下的小孩,佔了香港當年新生兒的三十六%,這個比率還在快速增加中。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香港的產婦保健制度以及十二歲前兒童教育與醫療免費所吸引。然而,香港的福利制度是由港人納稅所支撐,中國其他地區享受比較便宜消費水準的人,如果跑到香港來分一杯羹,這豈不是對港人權益的剝奪與侵蝕?為此,香港當局一度限制社會福利的申請人必須在香港居住至少一年以上,但由於是「一國」,政府不能限制人民的遷徙自由,這個規定很快就被香港法院否決了。這說明,對中國的門戶大開與不准設防,現在的港人肩頭上有兩個重擔,一個是養家活口壓力日益沉重的擔,一個是不斷有中國婦女生下了「香港之子」,港人必須協助幫忙撫養的擔,這兩個沒有選擇自由非挑不可的重擔,才是掩蓋在香港光鮮外表下的庶民真相。

香港有一種出租房屋叫做「板間房」,也就是一戶住宅用木板隔成多個房間,廚廁共用,分別出租給多個房客,是經濟底層人士的主要住所。這幾天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公佈一份針對低收入戶所做的問卷調查指出,這種「板間房」的租金,居然因為香港貧窮人口的不斷增加,因而「水漲船高」。同時,香港低收入戶每月繳交的租金,平均每平方呎約二十一元港幣,這個數據比九龍地區私人大樓的每平方呎平均十八餘元還貴上一成以上;尤其令人咋舌的是,由於租金節節調升,有六成領取香港政府救濟金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拿到的租金津貼還不夠支付這些房舍房租。

香港下階層民眾的住屋品質有多低落?當地有一個特殊名詞叫做「擠迫戶」,指的是住屋內每個成員的平均居住面積如果低於六十平方呎(即不到一.七坪)者稱之。結果香港是項調查顯示,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其住所的每人平均面積少於五十平方呎(即不到一.五坪),可以說比「擠迫戶」還要擠迫。

那麼香港的整體概況又如何?香港慈善團體「樂施會」最近發表的另一個研究報告,同樣很不好看。今年第二季,香港有十%的在職家庭跌入貧窮網,也就是每十個有工作的家庭,就有一個是貧窮戶,總數達十九萬二五○○戶,較二○○五年上升了十二%,人數已增至六十六萬人。這裡所謂的貧窮戶,是指收入低於全港平均月收入的一半以下者,也就是說,受薪家庭正在向下陷落,短短五年已經增加一成多的家庭掉到了貧窮線上掙扎,這個趨勢非常怵目驚心。

香港在二○○三年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之主體文件,比台灣與中國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了七年,因此,當國內朝野為ECFA是利是弊爭論不休之際,香港社會發展的經驗,很可以做為實證上的對照參考。在CEPA的架構下,香港之後逐年加簽「補充協議」,到今年已完成七個「補充協議」,為什麼隨著與中國協議的愈簽愈多,香港的窮人也愈增愈多?甚至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城市?這個疑問是最近又開始拿著ECFA當選舉利基到處宣揚的馬政府必須面對與解答的。

香港與中國結為經濟與政治共同體,不只是港人的薪資收入發生了變化,最近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還報導了中國孕婦大量湧進香港產子的奇怪現象。去年一年,中國到香港的遊客所生下的小孩,佔了香港當年新生兒的三十六%,這個比率還在快速增加中。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香港的產婦保健制度以及十二歲前兒童教育與醫療免費所吸引。然而,香港的福利制度是由港人納稅所支撐,中國其他地區享受比較便宜消費水準的人,如果跑到香港來分一杯羹,這豈不是對港人權益的剝奪與侵蝕?為此,香港當局一度限制社會福利的申請人必須在香港居住至少一年以上,但由於是「一國」,政府不能限制人民的遷徙自由,這個規定很快就被香港法院否決了。這說明,對中國的門戶大開與不准設防,現在的港人肩頭上有兩個重擔,一個是養家活口壓力日益沉重的擔,一個是不斷有中國婦女生下了「香港之子」,港人必須協助幫忙撫養的擔,這兩個沒有選擇自由非挑不可的重擔,才是掩蓋在香港光鮮外表下的庶民真相。

CEPA簽訂七年,香港被割裂為兩個社會,中國港商的特區,中產普羅的牢籠,台灣呢?ECFA已經生效,今年底將再度洽簽投資協議,明年元月即將開放中國產品降稅進口台灣,究竟是誰獲利?一群台商從中國返台過中秋,最近在國民黨召集下,組成「五都後援會」,獲得副主席江丙坤頒贈國民黨華夏獎章的台商會長說,兩岸政策不能走回頭路,因此十一月底要動員台商回來投票。這個場景很清楚標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是台商政策,不是人民政策;海基會簽的協議是台商協議,不是人民協議。台灣儼然也成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台商降稅的天堂,一個是人民買單的地獄。

香港已經走上了不歸路,台商也要國民黨不能走回頭路,問題是,當馬政府透過政策獨厚台商時,廣大台灣人嚮往「擠迫戶」、愛住「板間房」嗎?或者不久的將來,當ECFA開放中國人員自由流通時,台灣人樂於額外承擔其健保、福利支出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特定台商所支持的政黨,台灣民眾必須群起徹底反對,才能阻止台灣被推向「香港化」的無底深淵。

中國女「毒」濃於水,卑鄙討遺產

購買假護照來台多年 中國女子躲藏打工夢碎





【自立晚報記者李桂馨綜合報導】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台南第一機動查緝隊於8月8日在台南市仁德區高鐵站前,查獲中國大陸籍偷渡女子何○芳(29歲,見圖),全案將依違反國安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移送偵辦,並持續追查幕後仲介集團。

台南第一機動查緝隊接獲情資顯示,某名女偷渡犯未向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申請許可入境,且近期於高雄市區一帶出入,該隊除透過情資掌握其動態,並會同岸巡五二大隊及高雄港警所布袋港分駐所等單位成立專案小組,在台南市仁德區高鐵站前查獲大陸籍偷渡女子何○芳。

何女為來台打工賺錢,在民國96年6月份透過大陸仲介集團購買假護照後,以觀光名義由深圳出關至香港,再搭飛機經菲律賓從台灣桃園機場非法入境來台,該嫌已在台灣地區潛藏並工作多年,雖工作辛苦且須留意躲藏怕遭查獲遣返,但一天收入仍遠高於大陸地區工資,在經濟壓力之下使其仍潛藏在台灣工作。

海巡署指出,目前台灣偷渡案件趨勢以越南人士居多,在台之大陸偷渡人民已來台多年,不易辨識,故近年查獲人數已大幅下滑,本次查獲大陸偷渡人民,海巡署呼籲民眾,多留意身邊可疑人士,報案請撥海巡署免費報案專線118。2011/08/09

僑務顧問禁演國歌? 北市議員批自貶國格

學生赴澳表演 禁演國歌 打壓?
民視 (2011-08-08 16:55)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10808/4623618.html
















台灣國格遭矮化,現在連藝術表演都被牽連嗎?北市中正國中,7月受邀到澳洲表演,家長卻指控,學生在上台前一晚接到僑務顧問電話,要求刪除國歌曲目,表演單上還用黑筆把中華民國國歌塗掉,但外交部回應,取消國歌,是因為學生沒準備好。50位台北市中正國中管絃樂團的學生們,7月初受邀到澳洲演出,一行人開心出國,家長卻說,孩子在上台前一晚被通知取消演奏中華民國國歌。

拿出家長提供的節目表,第一首曲目被黑色簽字筆塗掉,對照沒有被修改的版本,清楚看見被塗掉的歌曲正是,中華民國國歌,投訴的家長還指控,是台灣駐澳洲的僑務顧問決定取消。

議員要求僑務委員會必須向中正國中師生道歉,還質疑台灣就連藝術表演也被政治打壓,不過,學校卻說根本不是這回事。校方說原本沒安排國歌,是臨時安插,外交部接著滅火,學生因此準備不足。

但明明有安排表演卻臨時喊卡是事實,外界難免想問,一首國歌,有這麼難嗎?
【2011/8/8 11:47】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27453
〔自由時報記者黃忠榮/台北報導〕台北市議員周威佑、李建昌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台北市中正樂團上個月應邀前往澳洲進行巡迴表演,在布里斯本演出的前一天晚上,當地僑務顧問陳秋燕竟致電弦樂團領隊,要求刪除隔天表演的第一首曲目中華民國國歌,簡直是自貶國格。

 中正國中教務主任林麗惠表示,她並未隨隊,但據了解,弦樂隊表演曲目偏向藝術組曲加上台灣民謠,當初應邀表演時,邀訪單位有請弦樂隊準備國歌,所以學校才會將國歌列入表演曲目,印在節目單上,但過去出國表演從未將國歌印在節目單上,所以後來才會刪除國歌這個曲目,這是「一時不察」。

 至於領隊是否接到陳秋燕電話?是誰決定刪掉節目單上的國歌?弦樂隊是在國內或澳洲、用麥克筆將國歌曲目劃掉,林麗惠通通以「不清楚」回應。

 李建昌質疑,議員是接到隨隊家長投訴,才會對外公開這一切,事實上,弦樂隊表演的第一場還有演奏國歌,但第二場演出前,因接到陳秋燕電話,才被迫在住宿飯店,用麥克筆一筆一筆的將國歌的演出曲目刪掉,整件事錯在陳秋燕,應向中正國中的學生及家長道歉,希望中正國中還原事情真相,不要遮掩事實。

WiFi上網變3.5G 民眾怨亂收費


2011年08月08日22:05 壹電視即時

少女時代潤娥春光外洩 黑色底褲被看光


2011年08月08日22:57 蘋果即時

韓國少女團體「少女時代」人氣成員王潤娥,本月8日和演員李敏鎬赴美拍攝廣告,在機場被媒體捕捉到春光外洩的照片,露出黑色底褲,模樣相當狼狽。

根據媒體報導,潤娥和李敏鎬準備赴美替知名休閒品牌拍攝廣告,抵達韓國仁川機場時,一陣狂風將潤娥裙子掀起,黑色底褲一覽無遺,頭髮也被吹亂,模樣相當狼狽,糗態都被媒體拍下來。


潤娥春光外洩,黑色底褲被看光。翻攝網路


強風害潤娥露底褲,模樣相當狼狽。翻攝網路

英資安高官轉職中國華為 政府關切


http://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8/today-int4.htm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政府前資訊主管約翰.薩福克,即將前往中國最大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Huawei)擔任網路安全主管。由於外界認為,華為可能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因此英國不但由情報部門對薩福克進行嚴格調查,當局也對他設下利益迴避條款,以確保國家安全。

華為技術 咸認與解放軍關係密切

華為本月一日宣布,聘請去年卸下英國政府資訊長(CIO)職務的薩福克擔任該公司「全球網路安全官」,這是華為首次設立的職位,被解讀為華為致力於化解其軍方背景疑慮的又一重要舉措。

英國負責國內情報工作的「軍情五處」(MI5)與海外情報工作的「軍情六處」(MI6)已分別約談過薩福克。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為確保薩福克不會洩漏國家機密給新東家,薩福克還史無前例地被迫與英國政府內閣辦公室高官會面,討論情報部門對他新職的顧慮。

英國首相卡麥隆已批准薩福克的新角色,但也嚴格規定他兩年之內不可替華為爭取英國政府的合約。薩福克則強調自己懂得分寸,確信華為跟北京政府沒有任何關係。薩福克預定十月赴廣東的華為總部上班。

華為是中國官方重點培植企業,以低價策略搶攻歐、亞電信市場,前年躍居全球第二大通訊設備製造商,緊追在第一大廠易利信之後。但許多國家仍提高警覺,以國家安全為由,加強審查或拒絕華為併購擴張。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為解放軍退伍,為中共黨員、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今年以十一億美元資產首次進入富比世全球富豪榜。他與軍人同僚一九八八年創辦華為,以嚴格軍事管理著稱,但也曾因員工自殺案件頻傳遭外界非議。

《forbes》噁心美食 皮蛋、燕窩、醉酒蝦入榜

《富比世》噁心美食 皮蛋、燕窩、醉酒蝦入榜 【15:40】

〔自由時報訊〕美國知名財經雜誌《富比世》把皮蛋再度列為全球最噁心的「美食」,連珍貴的燕窩和經典醉酒蝦,也赫然見於榜中,讓台灣人不禁納悶,真不懂得美食。

 《富比世》專欄作家傑夫貝爾科維奇(Jeff Bercovici)日前發表文章以「世界上最噁心的美食」為題指出,由於全球化使得地球變得越來越小,許多讓當地人讚不絕口的美食,到了異鄉不僅無法讓外國人感同身受,甚至還會覺得厭惡。

 傑夫於文中形容,皮蛋要用黏土、灰、石灰和鹽,經過數月的醃製而成,直到變成灰色、綠色或是褐色;而燕窩猶如「鼻涕一樣的口感」,每公斤卻高達1萬美元(約台幣29萬元);「醉酒蝦」利用烈酒刺激活蝦,「吃的時候似乎還能感覺到它們在扭動」,在在都挑戰著西方人的傳統「美食概念」。

 除了台灣的食物入榜外,傑夫還提到,用馬奶發酵而成、在中亞大草原地區很受歡迎的乳酒,肉味很難聞的冰島幹鯊切片,還有亞洲人相信能增強體質的蛇酒等都是。此外,菲律賓當地的美食巴盧特,可以清晰可見未成形的鴨子,還有將咖啡豆經過印尼果子狸消化後排出的貓屎咖啡,風味獨特;更奇怪的還有,名叫Casu Marzu的羊奶酪,含有活的蠅蛆,以及把羊頭當做桌上佳餚的Smalahove。

扒手用筷子偷手機 夾不緊失風露餡


2011年08月02日21:21 蘋果即時


扒手偷竊手法層出不窮,中國一名小賊竟然想到用筷子偷手機,可惜功力不夠夾不緊,到手的手機掉到地上,隨即被發現。

從監視錄影帶中可以清楚看見,穿著黑色外套的小偷在公車站等候獵物出現,之後鎖定一個穿灰色外套的男子作為下手目標。小賊在男子身邊徘徊,看準時機,把準備好的偷竊工具「筷子」明目張膽地伸進男子口袋,企圖夾走口袋中的手機,經過一番嘗試後,小偷最終把手機夾到手中。

但男子同時發現手機被偷,小賊眼見情況不妙,趕緊將手機放到自己口袋中,但一時情急手機掉到地上,小偷遂裝作若無其事離開,男子則立即撿回手機。

香港嫩模巨乳豐臀臉蛋 遭踢爆造假

2011年08月03日00:02 壹電視即時

農曆7月初一 基隆老大公廟開龕門

【2011/7/31 15:59】


2011辛卯年雞籠中元祭,今天(農曆七月初一)下午在基隆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象徵陰間好兄弟到陽間享用民間供品,為一年一度中元祭揭開祭典序幕。(記者俞肇福攝)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2011辛卯年雞籠中元祭,今天(農曆7月初一)下午在基隆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由輪值的劉唐杜宗親會主任委員劉義通與市長張通榮、議長黃景泰共持鑰匙打開鎖開龕門;象徵陰間好兄弟到陽間享用民間供品,為一年一度中元祭揭開祭典序幕。

 中元祭在開龕門後,農曆7月13日迎斗燈遶境祈福,14日放水燈遊行及施放水燈頭、15日普度大典、跳鍾馗,直到農曆8月初一關龕門,基隆將進行為期1個月的中元祭活動。

 為配合雞籠中元祭的舉行,文化局在農曆7月舉辦一連串的中元祭藝文華會,邀請本國與外國舞蹈團、劇團在文化中心演藝廳、文化中心廣場表演。

 位於基隆中正公園的主普壇在農曆7月12日(國曆8月11日)開燈放彩,市政府公車處推出「賞燈專車」,從8月11日到16日每天晚間6點到10點由公車總站發車,途經城隍廟、東和大樓、廟口夜市到市府中正公園主普壇,每半個小時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