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真該放下「意識形態及高傲」的堅持

◎ 王正旭 元旦假期裡,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公開發表了「二○○七年新年賀詞」及「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兩篇談話受限於講詞性質與慣例,篇幅並不長,其中涉及兩岸關係的部分,一言以蔽之,依舊老調重彈,不見新義。當然,兩岸關係一味地重申舊旨,缺乏「與時俱進」的內涵,總是會讓接收訊息的閱聽者感到索然枯燥,無怪乎這樣的談話,台灣民眾雖然容易、卻鮮有意願去主動接觸收集,更談不上對台宣傳的效果,充其量只是政治過場,順應慣例罷了。 筆者認為,兩篇談話論及兩岸關係總計不足四百字的內容裡,最讓台灣民眾感到不耐與不解的,應該還是在「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前提下,怎麼仍高唱「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與「一個中國」原則的調門?關於此,復論如下:一、台灣人民最基本的需求是什麼?中共理應很清楚。對於國家主權的認同效忠,國際空間的爭取開拓,民主自由的追求信仰,經濟發展的不斷提升,尤其是,對於生存安全的有效保障!換言之,有了上述基本需求的對應作為,才能談到「寄希望」,否則一切都只是空中樓閣,虛幻縹緲。 二、「一國兩制」提出至今二十餘年,從不見台灣人民給予高度肯定支持。究其因,係早期對於「兩制」中的社會主義甚至共產主義制度理解不深且認同不足外,最重要者,還是無法信賴當時操持社會主義招牌卻行威權統治的中共的政治行徑。如今,雖然有香港、澳門作為「一國兩制」的樣板實驗,但台灣畢竟不等同於港、澳,且當前爭論的焦點在於最深層、最根本的主權歸屬與人民認同問題,更清楚地講,就是這「一國」的訴求,反而成為橫亙兩岸難以搬移的障礙。 三、關鍵還是在於「一個中國」原則!無論中共提出該原則的核心價值與理由是什麼,也無論中共如何修正該原則的論述內容,實質上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中共並未完成。那就是,如果「一個中國」原則事關兩岸前途,就應該由兩岸人民,或者代表人民的法人-政府-來協商這個原則的內涵,而不是由中共單方面獨斷決定,然後要台灣全體民眾支持背書。因此,目前執政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只能作為兩岸談判的議題而非前提的說法,在邏輯與現實上,是合理的。 當然,兩岸諸多數據的不對稱,是無法作為支持台灣對中共一味要價,追求雙邊完全平等地位的訴求,因為這是個殘酷的現實,難以改變。不過,台灣堅持的,是最必須的主權國格的尊重,是最起碼對於談判或合作對象實體化的認同,如果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侈言「一個中國」、「一國兩制」、「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那就好比跟空氣對話,沒有辦法形成兩岸互動的交集。 質言之,對台灣人民而言,胡錦濤呼籲兩岸和平、發展、穩定、交流,是必要之善;而對於「一個中國」原則或「一國兩制」的堅持,則是非必要之惡。因為,唯有透過漸進互動而非概括承受,才是台灣人民願意接受的途徑;唯有理性而善意地對待中華民國的主權與生存環境,才能營造正面的談判合作氛圍。高調地呼口號,而且呼的是台灣民眾無法接受的口號,有何意義?中共真該放下某些堅持了! (作者為致理技術學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