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訂ECFA經濟命脈斷送中國,國共奸計得呈

藍委:簽ECFA只有利大企業
〔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馬政府不斷宣稱簽ECFA將帶動經濟成長率,但不僅吳揆日前坦承這只是數字好看,無助國內就業。國民黨立委徐中雄昨也直言,簽ECFA短期讓大企業在中國有大作為,但無助佔台灣七成七就業人口的中小企業,簽ECFA對台灣恐怕只是短多長空。

昨天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立委們對於政府以「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宣傳ECFA表示不滿,認為無助台灣就業。民進黨立委翁金珠、潘孟安、黃偉哲都批評,簽ECFA只是少數者得利,「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只是幫助中國人就業。國民黨立委吳清池也說,經濟雖成長,但失業率沒降低,是沒用的。

經建會主委蔡勳雄對此表示,政府將祭出四方案,促進民間投資,短期就業、弱勢照顧與職業訓練等方案,若再無起色,會啟動第二波就業方案。

此外,兩岸ECFA協商才剛要進入第三回合談判,馬總統和吳揆卻已一再對外宣布簽定的時間。吳清池昨質疑此舉不適當,「如果簽定時間說好了,但談判時意見相左怎麼辦呢?」

蔡勳雄坦承,依國際慣例,談判會有預定時程,但不會依照簽定時間去定,因為涉及實際談判狀況。

經濟部長施顏祥則說,簽定時間表已在非正式場合跟中方溝通過,但尚未定案,不過會朝此目標努力,目前有機會達成。

對於本月上旬將展開的ECFA第三次協商,施顏祥說,金融服務業是納入早收清單項目之一,目前兩岸金融主管機關也已經正在接觸與討論。其次在貨品早收清單部分,已經把機械、石化、紡織中上游納入早收清單構想,提出與中國方面溝通的要求,不過對方也把納入的困難向我方說明,還需再進一步討論。

至於汽車與面板業,施顏祥表示,汽車牽涉國際配額,還在討論中;而面板雖未納入早收清單的優先項目,但有機會還是要談。
蘋論:貧富差距拉大的警鐘2010年08月20日蘋果日報
問題關鍵在於台灣接單,海外(主要是在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比率,從2000年的13%,狂增至今年6月的50%,反映在經濟成長上雖然升高,但民眾卻享受不到這果實,只有出口商及其股東鈔票落袋。窮人翻不了身,難怪出現反商情結。

經濟成長果實 人民感受不到
台灣經濟雖恢復成長,卻有不少隱憂,尤其是三角貿易持續攀升,今年第一季三角貿易淨收入四十.五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一倍以上,第二季增至四十四.七億美元,成長五成六,淨收入是「收入減支出」,可以想見三角貿易實際金額有多驚人。

所謂「三角貿易」,就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雖然企業可以獲利,對GDP(國內生產毛額)有所貢獻,卻無助於促進國內就業及改善薪資水準。由於台灣產業持續外移中國,三角貿易逐步走高,已成必然趨勢,未來情況只會更加惡化。

經濟成果看得到 吃不到
2010-08-20 中國時報 【洪正吉/新聞分析】
 主計處公布今年經濟可望飆新高的同時,也公布我國去年貧富差距擴大至六.三四倍,不含社福及稅負等政府移轉收支,更達八.二二倍,創史上新高。雖然兩者數據是不同年份,但對比之下,仍相當諷刺。

 拿近十年的經濟成長看,雖然有兩年負成長,但大部份都能維持四到五%的成長率,不過,貧富差距則一直擴大。這種經濟成長,但大部份民眾所得成長少或甚至無成長,讓民眾看得到,但卻享受不到經濟果實。尤以出口亮麗背後,顯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現象,對一般民眾所得無法提昇,也無助於改善失業率。
縮小貧富差距 應擴大內需、調整稅率
政府施政方面,中經院研究員吳惠林今天在聯合報,以「貧富差距惡化,誰A走成長果實」為題表示,其實在資本主義之下,分配不均本來就是常態,因為能力高、貢獻大者本就跟獲得高報酬。


他說,真正的問題,應該是政府「制度不公」,讓少數人享有特權。例如,政府為了扶植產業,制定一連串的稅賦優惠即減稅,但經濟好轉後,這些特權卻仍持續下去,使得勞工反被剝削,而近年盛行的「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更是助長所得分配惡化的主因。

蘋果日報今天的社論也分析說,貧富差距無法縮小的關鍵,在於台灣貿易收入都在境外,內需市場根本得不到經濟成長的好處,因此政府有必要適時調整稅率調整,才能照顧到全體產業的需求,並能兼顧社會正義。
貧富差距惡化 誰A走成長果實
【聯合報╱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2010.08.20 02:32 am
全球化「要素所得均等化」、「委外」盛行等等可能是全球共同原因,而台灣「產業外移」特別嚴重,以及稅賦不公,對高科技大企業優惠和減稅等是否應該仔細檢討。特別是,近年來盛行的「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方式更是助長所得分配惡化、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主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