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省籍問題,而是國籍問題


2006/7/28



  台灣的國家認同問題,糾葛在「省籍」的困擾裡。所謂的「省籍」,就是本省與外省的區別。「本省」意味的是台灣,而「外省」則兼及中國大陸各省。以「台灣」為主題考量及識別,因為台灣是「本省」,而中國大陸各省是「外省」。這是1945年,國民黨政府從日本殖民當局手中接收台灣,設省治理的產物。照理說,1949年中國大陸另易國家之後,「外省」即為他國。如果國民黨政府統治的中華民國早早就在台灣安置,「本省」早就是本國了,哪裡還有「本省」、「外省」之分呢?

  可惜的是,國民黨統治的中華民國一直連帶著中國意理,並宣稱中國大陸為其領土,而讓台灣的「本省」、「外省」問題存留下來。其實,中國大陸的新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已重新建置行政區域,從前的省份並不盡然是現在新中國的省份。但因為國民黨統治的中華民國未能重新建構自己,以致使中華民國成為「殘餘」、「他者」、「虛構」的存在。殘餘─中國的殘餘;他者─在台灣的外來政權;虛構─宣稱統治中國的意理虛妄。

  中華民國其實可以在台灣成為割捨「殘餘」,擺脫「他者」,走出「虛構」的實體存在論國家,但墨守昔時憲法而無法脫胎換骨。儘管在台灣,經由民主化的變革,所有政治首長和民意代表已經由選舉在台灣產生,但在台灣統治中國的意理消失之後,仍因為以中國意理統治台灣的心態存在,而無法蛻變為全新的國家共同體。國民黨沒有壟斷在台灣的國家統治權力以後,在台灣形成的政黨考驗與挑戰下,國民黨影響下的認同心態成為包袱。或對應在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成為衝突和矛盾。

  從前,李登輝擔任總統並兼任國民黨主席時,他嘗試帶領國民黨台灣化,並轉型建構中華民國的台灣化。可惜,後來的國民黨領導人並不盡能體會蔣經國時代「我也是台灣人」的政治選擇,對於台灣本土產生政黨的執政有嚴重敵意。影響所及,李登輝時代的「新台灣人」論未被所謂的外省人普遍接受。台灣意識論政黨和中國意識論政黨相互在政權上的非良善競爭,導致台灣國家共同體的認同困難重重。「本省」,「外省」之分在選舉投票行為上被突顯,相互之間互視為他者的存在,歷史的包袱嚴重地壓在生活於台灣這塊土地的人們。

  要知道,台灣豈止是台灣省,台灣,其實是現況上以中華民國為名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統治區域包括台灣半島及附屬島嶼,以及金門、馬祖等地。台灣的中華民國已非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儘管憲法上的包袱仍然存在,但經由民主條件形塑出來的中華民國,實質上是台灣,在世界各國被認知的也是台灣,而非中國。因此,在台灣這個國家共同體,不應以省籍分別彼此,而是以國籍涵蓋全體。不論你來自何方,只要持有台灣這個國家的國民身份,即為台灣這個國家的共同主人。

  更重要的是,台灣這個國家的主人要共同確立自己國家的條件,確實形塑一個不被其他國家併吞的國家條件,擺脫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國共內戰殘餘問題對中華民國主權的非份要求。在台灣,重要的認同是國家認同,而非省籍認同,更不應該是「本省」、「外省」的差異認同。確立台灣認同才能確實建構一個正常的國家。
『台灣觀點節目由央廣主筆群共同撰稿製播,台灣民主基金會贊助,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