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毒》環保杯溶出塑化劑 醫師:標準內

【2011/6/14 19:24】



衛生署檢驗結果顯示,部分環保杯在室溫下也會溶出塑化劑。(畫面擷取自TVBS-N)〔自由電子報訊〕塑毒風暴籠罩全台灣,衛生署檢驗結果顯示,塑膠容器回收辨識碼1至6號的塑膠容器都會溶出微量塑化劑,尤其3號聚氯乙烯(PVC)、5號聚丙烯(PP)以及6號聚苯乙烯(PS),即使是在室溫下,也會溶出微量塑化劑,不過,有醫師表示,這些溶出的塑化劑還在國家標準1.5ppm內,只要盡量避免盛裝高油脂、酸性和高溫的食物,就能減少塑化劑溶出的量。

 衛生署檢驗結果發現,回收識別碼1至6號的塑膠容器都會溶出微量塑化劑,令許多消費者感到擔憂,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則表示,這些溶出的微量塑化劑,都還在國家標準1.5ppm內,使用時少盛裝高油、酸性以及高溫食物,還有避免產生刮痕,就能減少塑化劑溶出劑量。

 塑膠容器回收識別碼共有7碼,1號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PET),多半用來製作寶特瓶、市售飲料瓶、食用油瓶,耐熱溫度為60至85度;2號高密度聚乙烯(HDPE),為塑膠袋、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耐熱溫度為90至110度;3號聚氯乙烯(PVC)主要為保鮮膜、雞蛋盒和調味罐,耐熱溫度為60至80度。

 4號低密度聚乙烯(LDPE)則和2號相同,主要用來製作塑膠袋、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不過耐熱溫度較低,為70至90度;5號聚丙烯(PP)主要用來製作水杯、布丁盒和豆漿瓶,耐熱溫度為100至140度;6號聚苯乙烯(PS)主要為養樂多瓶、冰淇淋盒和泡麵碗,耐熱溫度為70至90度;7號則有聚碳酸脂(PC)和聚乳酸(PLA),聚碳酸脂為嬰兒奶瓶、運動水壺和水杯,耐熱溫度120至130度;聚乳酸則為餐飲店的冷飲杯,冰品杯和沙拉盒,耐熱溫度約50度左右。
標題:保鮮膜、保鮮盒全有塑毒 室溫下就會釋放
作者:優活建康網編輯中心報導
連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715

衛生署檢驗各種會釋放塑化毒素的市售保鮮膜,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包括妙潔耐高溫保鮮膜、楓康吳羽保鮮膜還有南亞PVC保鮮膜等等,全是一般家庭最常用到的品牌,經過室溫及高溫測試之下發現,在室溫下會照樣會釋出DEHP或DBP,儘管沒超出標準,若再經過微波加熱恐會釋放更多。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報告,妙潔耐高溫保鮮膜DEHP溶出0.07PPM,而日本進口的楓康吳羽保鮮膜,則驗出2種塑毒DBP0.08PPM、DEHP0.06PPM,南亞保鮮膜PVC材質則是驗出DBP0.05PPM,家樂福自有品牌,家福PE保鮮膜也被驗出DEHP0.42PPM。其中楓康吳羽保鮮膜進口商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表示,日本方面檢測報告都顯示沒有添加塑化劑,廠商難以理解為何會有這樣的檢驗數據結果。

這樣的檢驗報告嚇壞所有民眾,尤其這些品牌保鮮膜都是一般家庭最常用到的保鮮膜,如果在室溫下就會釋放塑毒,有時候食物還熱騰騰的就包上了保鮮膜,是不是會更加速塑毒的釋放,民眾因此更引發了消費者的疑慮。

食品藥物管理局最近檢驗塑膠容器發現,聚乙烯材質中被驗出DEHP最高有0.689PPM,聚丙烯容器最高含0.82PPM,聚氯乙烯最高則含0.037PPM,聚苯乙烯最高含0.093PPM,這些成分都是市面上常見的塑膠容器,不管1號、3號還是5號,室溫下全都可能釋放塑毒,民眾對於塑膠用品使用上更加謹慎,回收資源業者就發現,塑膠製品被棄置的數量明顯增多,家裡有用到保鮮食盒的部分,全都被棄置不用了,民眾也開始了防止塑毒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