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 2011.02.26 洪聖斐/編譯報導
陳雲林此次來台訪問,照例引起一些抗議。嗆聲者真正想表達的,無非是擔心兩岸交流最終導致台灣被併吞的命運;而「以經促統」的確也是中國方面所期待的。然而,《經濟學人》最近的一篇文章卻指出,兩岸經濟整合不會達成中國的期待,也不會造成反對者所懼怕的結果。
目前,中國與香港已經佔台灣出口的40%,台商在中國的投資至少高達900億美元,80萬台灣人居住在中國。在過去2年來,兩岸交流大量激增。最近除了陳雲林之外,還有400位旅行業者在22日抵達台灣。上週,南京市長才帶了百人參訪團前來,而遼寧省長也帶了8百人來台。兩岸直航在2008年7月才開辦,去年就帶來160萬中國旅客。
對馬英九的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而言,這些交流是精心策劃的政治戰略。國民黨期待向選民展示和中國改善關係的好處。台灣經濟在2010年成長10%,並且在對中國和香港貿易盈餘700億美元。這個成果可使國民黨繼續掌權;而中國則認為這會使台灣人民接受祖國「統一」的日子越來越接近。
然而《經濟學人》這篇報導卻指出,國共這樣的如意算盤看來是行不通的。在去年的五都選舉,民進黨就比國民黨得到更多選票。民進黨儘管在2008年總統大選落敗,陳水扁又因貪瀆案下獄,該黨現在已經有實際的機會在下屆總統大選中獲勝。陸委會最近公布的民調也顯示,主張「盡快統一」的比例達到新低,只有1.2%。而主張「維持現狀、以後再統一」的比例也日漸下滑,只有17.6%。主張現在就獨立或日後獨立的比例,則從30.5%上揚到35.5%。
這也沒什麼令人意外之處。台灣長久以來除了跟中國打交道的問題外,根本和其他正常國家沒有兩樣。當兩岸關係變得比以前和緩,「維持現狀」就更吸引人。日益密切的交流也使得雙方的差異點被顯明出來,更了解中國反而使得台灣人更明白自已的繁榮與自由有多珍貴。
因此,馬英九必須在對中國經濟上的浪漫與政治上的距離之間求取平衡。面對中東的動亂,他呼籲中國要改革。同時,他也要求美國出售台灣新的戰鬥機。本週,他還因為菲律賓將台籍嫌犯送給中國而嚴責菲國特使。
台灣意識抬頭對傾向台獨的民進黨固然有利,但該黨也面對兩難。人民無疑地還是喜歡與中國合作而得到的經濟利益。國民黨拿「92共識」來和中國談判,但民進黨無法接受。明年總統大選將會是拿什麼共識來取代「92共識」之爭。民進黨人很清楚,要成為一個可靠的執政黨,就必須有和中國打交道的能力。正如民進黨一位支持者所說的:「沒有什麼共識(consensus),只有常識(common sense)。」因此,民進黨在本週也成立了一個智庫,要擬定具體可行的中國政策,並且要擔任兩岸溝通的管道;而中國似乎也已經準備好要給民進黨一個機會。陳雲林這次深入南部民進黨的心臟地帶。儘管許多公民會自發性地出來抗議,民進黨本身沒有發起群眾示威。
國民黨喜歡將民進黨人描繪為一群性格暴躁的人,會宣布台灣獨立,逼使中國真的侵略台灣。而民進黨則將國民黨描繪為中國人的走狗,要讓台灣被中國併吞。《經濟學人》這篇報導則認為,這兩個黨的爭辯事實上不是統獨,而是對於保持現況的最佳策略有所爭執。危險的是,中國若明白她目前的政策根本無法拉近統一的腳步,會有什麼反應?幸運的是,中國自己有太多問題急著得解決,該國的領導人會樂得兩岸關係和緩,而不去過問這些發展的方向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