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專論》六四事件與國共兩黨的難兄難弟本質
◎盧世祥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午夜,中國政府出動人民解放軍部隊及坦克,對前此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持續進行的民主活動執行「清場」,在戒嚴部隊的鐵蹄之下,當年四月中旬起主要由學生、知識份子及工人參加的一連串抗議活動立遭壓制,平民死傷慘重。此一事件,中國當局以「反革命暴亂」或「社會動亂」為其定調,外界則逕稱「六四事件」或「天安門廣場大屠殺」。
人民解放軍對自己的人民動武,猶如打著共產主義旗號卻走特權型資本主義路線,都是中國長期一黨專政的黨國當局為了保住政權所使出的手段。「英勇」的解放軍對付人民取得「偉大勝利」之後,黨國當局繼之以逮捕、整肅及封鎖新聞等行動,曾在天安門廣場與學生對話的黨總書記趙紫陽被革職並遭軟禁。這些鐵腕作為,一方面使中國繼續維持一黨專政的絕對權威,解放軍對手無寸鐵的人民大動干戈鏡頭且透過當時群集北京的西方新聞媒體直播,也引起國際強力譴責及制裁。
台灣不少政媒 刻意淡化六四
十八年後的今天,六四仍是令許多世人難以釋懷的日子。對當年天安門廣場學生領袖王丹來說,民主運動的情懷不會隨時間而淡化,因為中國至今離民主境界仍極遙遠,六四也未平反。在香港,自六四之後每年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燭光晚會,紀念六四死難者;十年前香港回歸中國之後,港人對於中共政權能否信守「一國兩制」承諾,多所疑慮,六四與七一乃成為許多港人向中國爭民主的群眾運動日。
即令一水之隔的澳門,今年也有數百人參與紀念六四集會,雖遠不如香港的五萬多人,相較於似乎對六四已然淡忘的台灣,仍算得上關心中國民主未來。台灣何以對六四漠不關心?一方面有些人在享有自由與人權之後,視此為理所當然,猶如暴富者對於他人貧窮未必關心;更主要的,應是台灣的不少政媒勢力,美化中國不遺餘力,自不願在十八年前的往事揭其瘡疤。
對中國來說,動用軍隊與坦克殺戮和平示威者,雖然符合其「不聽話就殺頭」的專制本質,畢竟是極不光彩的紀錄,當政者因此能瞞則瞞,且透過其包括箝制新聞媒體的各種手段,使六四至今仍為禁忌。儘管要求為六四平反,甚至賠償的各方要求不斷,如今在鄉下地區及二十五歲以下年輕族群。關於這段驚天動地的北京舊事,似茫而不知。尤有甚者,中國官方對於六四的種種,非但不准公開討論,還要求搜尋網站如谷歌(Google),刪除「天安門廣場屠殺」等關鍵字。
六四死傷人數 迄今未有定論
這種諱莫如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政權肆虐,乃使得六四天安門廣場屠殺,儘管時間較台灣的二二八事件晚了四十多年,而且是在西方電子媒體鏡頭之前公然進行,其確實死傷人數外界迄今仍未有定論。以平民死亡人數而言,從官方宣稱的二、三百人,《紐約時報》估計的四百至八百人,學生及紅十字會版本的二、三千人,到東歐情報界所說的「最高一萬人」。六四與二二八的槍下冤魂究竟有多少?不同時空的專制政權既不認帳,世人也只能繼續猜測。
中國官方採取把六四掃到地毯底下的態度,其有恃無恐,主要當然是於官方「穩定壓倒一切」,先發制人摧毀民主運動之後,中國經濟走改革開放的資本主義路線而蓬勃發展,在六四事件政權合法性面臨質疑的黨國體制,遂得以再度生龍活虎。同時,專制政權可以一時得逞,通常還是有人助紂為虐。以六四為例,香港新聞界出身的民建聯主席馬力,以當年天安門廣場四千學生並未死光為由,反證解放軍或戒嚴部隊「沒有屠殺」,堪稱為虎作倀的標準之作,近數星期來引起廣泛撻伐,凸顯為專制政權塗脂抹粉者總不乏其人,惟公道仍在人心。美國不愧是全球民主人權的促進者,今年六四有如以往,除了國會議長等政界領袖表示關懷,國務院還公開呼籲中國,公布六四事件真相,尤其是解放軍及坦克當年究竟打死多少民眾,在奧運會之前中國政府應該給世人及中國人民完整交代。
美政府促公布真相 對牛彈琴
美國政府有關奧運會之前公布六四真相的呼籲,正如透過奧運會對共產中國施壓的其他人權訴求,近數月來先後不斷出現。舉例言之,日前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的世界報業協會(WAN)年會,頒發「自由金筆獎」給中國新聞從業員師濤,且公開表明要在北京奧運會之前,促成釋放包括師濤在內中國政府囚禁的全球為數最多記者;師濤因報導黨國當局封鎖六四相關新聞被判刑十年。
受面子文化影響的中國政府,為了圓滿舉辦明年奧運會,的確提供國際間對其改善人權的施壓點。不過,人們也不宜輕忽黨國當局有所變與有所不變的特質,在平反六四與改善人權等議題,其應付國際壓力所表現的一套功夫。
處理二二八 國民黨如出一轍
觀察六四之後中國當局的因應,最主要是一皮天下無難事。換言之,只要槍桿子在握,即力足以繼續禁絕公開紀念活動及公眾討論,遑論公布死傷人數等事件真相及平反。面對國際壓力,除非事件演變到抵制奧運會的層次,僅只道德勸服對黨國當局不啻對牛彈琴;六四事件,不能忘記的教訓是,當年學生只不過要求決策多元化,即招來殺身之禍。在台灣的人,看到中國國民黨即使在野,對於其龐大黨產、蔣介石崇拜及二二八事件真相等處理,亦復死皮賴臉,即可體會台海兩岸這兩個列寧黨,在文化上還真是難兄難弟。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共產中國經濟求變而政治不變的特質。六四事件及其後兩年的鎮壓,中國的公開異議歸於沈寂,一九九○年代之後的經濟熱絡成長,卻並未帶來和平轉變,共產中國如今也許經濟崛起,在人權民主方面仍是惡名昭彰的專制社會。其間的經濟成長容或是一項成就,但中國人不應只是經濟動物,崛起的中國也不應繼續做民主侏儒。
美國總統布希上週在捷克布拉格直言,不能苟同中國領導人開放經濟卻禁錮政治的種種作為,這不但說出國際社會的普遍觀感,反映許多中國人的心聲,其實也正是十八年前天安門廣場民主亡魂未竟的心願。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